2022年,新年伊始,經紹興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辦公會議批準,由濱海新區出資成立上海交通大學紹興新能源與分子工程研究院,旨在開展技術創新、引進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研究院的升格是濱海新區各級領導對公司承建的上海交通大學紹興濱海先進電池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工作的肯定。
2021年12月初,紹興及周邊地區突發新冠疫情,鈉創新能源的研發與生產活動停滯。然而,紹興濱海新區管委會始終關心著鈉創新能源項目的進展。
12月23日下午,由濱海新區招商一局馮星局長組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了鈉創新能源項目專題研討會,就鈉創新能源的萬噸級正極材料生產過渡實施方案、新廠規劃建設和政府各項優惠政策進行深入細致的討論,并牽線地方企業與鈉創新能源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建立新能源與新材料一體化的綠色循環產業示范區。
電解液是實現鈉離子電池高容量、高倍率、高安全、長壽命運行的重要基礎原材料,作為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建設的重要一環,鈉創新能源對配套電解液的研發與生產謀劃已久。由于電解液涉及含氟材料、有機溶劑等特種化學品生產,生產資質和選擇要求高。為了加速推動電解液生產基地建設,補強鈉離子電池產業鏈,日前,由鈉創新能源牽頭,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宏達化學制品有限公司參與的四方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署。鑒于鈉創在鈉離子電池電解液領域的專利技術優勢,協議各方一致認為,開展鈉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建設時機基本成熟,在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建設鈉電電解液產業的區位優勢顯著。
鈉創新能源是我國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先鋒創業機構,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電解液研發積累多年,該團隊已申請專利40多件,已授權專利16項,3項進入美國專利。其研發的電解液與層狀氧化物、普魯士藍類和聚陰離子類正極材料的匹配性良好。鈉創新能源在鈉離子電池電解液設計與性能優化方面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生產實施主體,具有良好的基礎。
浙江醫藥是我國化學原料藥生產領先企業、鈉創新能源的創始股東,對鈉創新能源的發展始終給予全方位配合與支持。該公司擁有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等溶劑生產裝置和能力,為了配合鈉創新能源發展,將擴大其相關溶劑產能以滿足電解液生產需求。
中欣氟材利用其在氟化工材料領域的研發和生產優勢,在鈉創新能源指導下,已經開展六氟磷酸鈉、氟代碳酸乙烯酯生產技術的研發。宏達化工具備優質的化工生產資質和基地,通過專利授權合作,開展年產5000噸級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生產線規劃與建設,目前已經完成項目的可行性方案。
可以預見,在紹興市政府支持下,通過建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電解液產業合作聯盟,實現優質資源與要素共享,以鈉創新能源為龍頭,一個嶄新的鈉離子電池核心材料產業群不久將崛起在南杭州灣畔。